中国 -尊龙体育官网

访谈时间:2022-07-08 10:00:00

徐龙: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王宏伟: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何立颖: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张月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
7月8日,宁夏举行“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专题,请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徐龙,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宏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何立颖,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月明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文字直播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主任杨柳: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自治区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专题。我们很高兴邀请到: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徐龙;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宏伟;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何立颖;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月明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徐龙厅长介绍情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徐龙: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感谢记者朋友们对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五大战略”之首,把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九大支撑”之一,系统安排部署了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协同联动、创新生态涵养“四大创新工程”。这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推动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全区科技系统倍感责任重大,深感使命光荣,将坚定不移抓好贯彻落实。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科技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年均增幅居全国前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迈入全国二类创新地区,科技创新2项工作得到国务院通报激励,科技部称之为“宁夏现象”“宁夏模式”。刚刚召开的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会上,科技部决定支持我区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

未来五年既是我区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大抓科技、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深化机制创新,强化责任担当,细化任务落实,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落实落实再落实、实干实干再实干,确保党代会确定的每一项任务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具体来讲:

一、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开放协同创新为路径,以深化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四大创新工程”为抓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切实明确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创新意识显著提升、创新力量显著增强、创新活力显著激发、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45%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实现翻番,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着力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三、全力抓好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就是按照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重点实施“四大创新工程”。

一要实施好创新力量厚植工程,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在重点产业和优势学科领域,启动建设自治区实验室,整合创新力量,强化关键支撑;在葡萄酒、枸杞、煤化工等产业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化提升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切实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坚持以应用需求带动基础研究,依托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布局建设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切实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实施高新区发展能级提升行动,优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提升发展能力,推动其他园区向高新区转型。实施“双百科技支撑行动”,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引进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二要实施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持续开展企业家创新意识培育行动,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示范企业”梯次培育支持政策,培育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以高科技企业支撑高质量发展。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大力培育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

三要实施好创新协同联动工程,有力增强科技创新效能。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借助部区会商平台,着力构建“部区统筹、需求导向、东西联动、协同创新”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新体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发挥企业合作主体作用,引导区内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走出去”“请进来”,与东部地区共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飞地”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育成平台和离岸孵化器,构建“东部研发 宁夏转化”科技成果落地新机制。坚持“政府引才”与“企业引智”并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鼓励我区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柔性精准吸引集聚创新人才,着力破解制约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四要实施好创新生态涵养工程,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持续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赋予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更大科研活动自主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评价导向,强化科技奖励激励引导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更多“千里马”在宁夏创新创造、竞相奔腾。

总之,我们将以再出发的心态、冲锋者的姿态、加油干的状态,担当使命,攻坚克难,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杨柳: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宁夏日报记者: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区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王宏伟:

感谢你对我区高等教育的关注!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必须实施“五大战略”,并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五大战略之首。高等学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原始创新主战场,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对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全区20所普通高等院校建设有科技创新平台86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42个。2021年全区高校在研各级科研项目616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988项,科研经费投入7.8亿元,内部支出6.94亿元,共转化科技成果79项,产学研合作200项,发表科技论文4267篇,专利申请1015件,为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奠定了基础。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自治区教育部门将围绕“三区建设”和“六新六优六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持续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创新协同联动发展,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一是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自治区党委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这是国家和自治区推动高等教育新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是创新驱动、教育强区的重要举措,我们将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重点支持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实施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工程,支持我区高校民族学、临床医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10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行列,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10个学科进入西部一流行列,宁夏大学全面建成西部一流大学,引领带动高校提升服务“三区建设”和“六新六优六特”产业的创新能力。

二是实施高校科研能力提升行动。围绕自治区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支持高校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特色智库等省部级创新平台。聚焦我区“六新六优六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骨干企业联合建立自治区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全区高校与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的精准对接。

三是实施高校创新协同联动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的发展良机,完善部区合建、东西部高等教育协作长效机制,以我区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共建产学研联盟、产业研究院和重大科研平台,联合攻关产业技术难题,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增强高校创新发展能力。

四是实施高校服务发展赋能行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需求,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参与项目合作或兼职工作,以“揭榜挂帅”“赛马制”和定向委托等形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能源化工、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等领域打造西部领先的创新高地,不断增强高校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十三次党代会将“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作为重要内容,刚刚科技部在银川又召开了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会。下一步,我们将如何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建设?

徐龙: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部赋予宁夏的一项重要使命,更是宁夏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借力、借智、借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也作出了专门的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科技部的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合力推动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各项建设任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目标抓落实。紧紧围绕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重点任务和关键要求,认真制定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引领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关键措施等,切实通过引领区建设,确保全区科研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持续提升。

二要强化创新抓落实。我们将把创新机制作为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统筹推动作用,从项目、资金、奖励、平台、人才等方面强化对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宁夏所需与东部所能精准高效对接。

三要强化责任抓落实。我们将把压实责任作为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调动市、县党委和政府、各类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聚众智、汇众力,精准凝练科技需求,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县域创新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党政齐抓、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新局面。

四要强化保障抓落实。我们将把完善各项支撑作为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重要保障,切实加强与科技部的对接协调,强化部区协商与会商机制,确保科技部对引领区建设给予有力指导和有效支持。切实加强与东部发达省市在科技、人才、平台、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全面、务实、有效合作,既有效提升全区创新发展能力与水平,也有力强化对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支撑和保障。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揭榜挂帅”机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巨大的创新潜能,请问我区工业领域“揭榜挂帅”开展的情况,下一步还有怎样的工作打算?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何立颖:

谢谢你的提问。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给予的关注和支持。2019年我厅在全国工信系统率先建立了“揭榜挂帅”机制,出台了《自治区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围绕我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卡脖子”难题发布任务“榜单”,鼓励区内有实力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揭榜攻关,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熟化、中试验证、批量生产等工程化瓶颈难题。截至目前,已经在装备制造、冶金、建材、化工、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9个领域先后发布揭榜任务74项,实施揭榜项目66个,累计取得阶段性成果336项,攻克了一大批制约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10个项目已完成技术攻关并顺利验收。我们还在区内组织召开了“铁合金尾气高效清洁利用技术”“水泥生产智能化实验室整体ag尊龙凯时集团的解决方案”等4项揭榜攻关技术的成果推广现场观摩会,全区120余家企业参与了观摩交流,为区内同行业企业提供了先进技术交流平台,加快了产业化进程。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强区计划,加快“六新”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揭榜挂帅”机制,不断拓展揭榜攻关的深度和广度,以“六新”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继续组织进行关键共性技术揭榜攻关,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揭榜挂帅”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将战略性需求导向和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为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创新技术攻关服务手段。通过征集需求、凝练目标、择优遴选,围绕“六新”产业每年发布揭榜攻关重点任务和预期目标,组织企业揭榜挂帅,实施攻关。同时采用“赛马”机制,每项任务可以同时遴选3家企业一起攻关,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强化推广应用,以成果共享推动产业发展。推动项目实施期内成果实现生产应用,发布揭榜挂帅创新成果,组织召开全区揭榜挂帅成果技术交流会,将技术成果转化为行业竞争优势,带动全行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力争到2026年,累计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不少于80项,产业化后新增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打造西部人才高地的奋斗目标。自治区人社部门将从哪些方面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张月明:

谢谢你的提问。近些年,人社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强力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专业技术人才33.6万人、高技能人才14.68万人。人社部门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两支人才队伍”的主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对标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和西部人才高地建设目标,紧扣实施“四大人才工程”战略部署,在激发“两支人才队伍”创新活力方面作出人社贡献。

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选拔500名左右青年拔尖人才进行培养。选派250名左右中青年人才赴区外研修深造。鼓励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和园区等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人才小高地、继续教育基地、专家服务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载体,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培训5000名以上高层次、急需紧缺和岗位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每年组织100名高技能人才赴外研修,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

二是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组织开展优秀在读博士硕士预引进计划,引导更多优秀学子来宁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才,对引才作出突出贡献的中介机构和个人给予奖励,推动全民引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挂职、兼职、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多种方式,精准引进我区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实施人才活力工程。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围绕“破四唯”和“立新标”,修订突出贡献人才和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办法,开展新业态新职业专业人员职称评审,打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全面开展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助力乡村振兴。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赋予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更大选人用人自主权,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深化体现知识价值、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四是实施人才暖心工程。加大人才表彰激励力度,选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50名、享受自治区政府特贴人员90名、“塞上英才”20名、“塞上技能大师”20名、自治区技术能手80名。修订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和分类目录,常态化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待遇,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中新社记者:

自治区教育部门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有哪些有效举措?

王宏伟:

谢谢你的提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键是人才,需要有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治区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全面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在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重点任务上下功夫。

一是积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主动融入我区“六新六优六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与创新驱动战略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目前,高校建设与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相关硕博士学位授权点56个,占授权点总量51.8%;本科专业点159个,占专业点总量42.1%;高职专业点77个,占专业点总量42.3%。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每年新增普通本科专业40%以上为产业转型发展急需的专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高职专业。

二是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有效增加科技人才供给。从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出发,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高水平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和卓越研究生培养计划,全面提升我区高校综合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规模。到“十四五”末,新增博士授权点10 个,硕士授权点30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生规模达到 1000 人以上,硕士生规模达到 1.5万人以上,本科生培养规模达到10万人以上,全面提升人才供给能力。

三是全面深化科产教融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围绕自治区创新驱动战略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急需领域方向共建50个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联合培养基地。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改革,支持高校探索“校企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建设新型材料、葡萄酒、文化旅游等18个自治区级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大力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全方位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建设100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四是持续深化“人才强校”工程建设,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深入贯彻全国和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意见》,用活用好教育部“西部振兴人才岗”、西部高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指标单列等利好政策,支持高校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和国际科研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50个。完善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相互聘用各类人才,建设3-5个自治区级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和20个左右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实践基地,提升高校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水平。谢谢。

中国商报记者:

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我区工业领域都做了哪些工作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何立颖:

谢谢你的提问。创新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我们核心的工作就是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建立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发平台,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我们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化工、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均建立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平台,共建立了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95家(其中国家级11家,自治区级84家)。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区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占制造业领域的67%,专利申请量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45%,凸显了企业技术中心在全区创新体系中的中坚作用。同时,我们还根据全区工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引导企业整合行业创新资源,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制造业创新中心驱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已正式组建了自治区煤化工资源循环利用创新中心,开展了生物法材料工程创新中心等4家试点。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一是加快推进重点产业技术中心建设。围绕 “六新”产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形成服务企业、辐射同行、拓展周边的区域性技术创新核心。二是创新技术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修订完善《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根据行业实际,建立适应于自身要求的技术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创新项目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及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技术要素的潜力,提高技术中心的运行效率。三是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把研发投入、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培养使用和创新成效等作为评价主要内容,系统科学地设计评价指标、统计口径、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对技术中心企业实行动态的管理,使之更符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更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四是加大技术中心能力建设扶持力度。调整优化技术中心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加大实验、验证、检验、检测等仪器设备投入,改善研发场所,完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26年国家和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0家,全区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使企业技术中心成为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宁夏广播电视台记者:

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是关键。请问,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方面,自治区人社部门将有哪些改革举措?

张月明:

谢谢你的提问。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运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影响和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在人事管理上不断“放活”。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授予其人员招聘、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更大自主权。建立事业单位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任范围扩大到所有专业技术系列,在自治区属人才密集单位开展自主聘任试点。在实行人员总量管理的高校、公立医院推行人员招聘程序、岗位设置、薪酬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一体化管理。

二是在人才评价上更加“灵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向骨干企业、人才密集单位、行业协会下放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权限。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围绕“破四唯”和“立新标”,修订各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条件,不将论文、科研数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引导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积极支持新兴产业、新兴职业、新兴业态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的,突破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三是在人才流动上持续“激活”。推动人才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一体化配置,打破人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打通不同类别事业单位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人才到高校兼职授课、担任导师,鼓励高校教师多点教学、医疗机构医师多点执业。持续实施基层职称“双定向”政策,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下一步有哪些具体举措?

徐龙:

谢谢你的提问,也感谢各类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宣传报道。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创新需要改革驱动。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率先实行企业科技项目“前引导、后支持”机制,推动科技评审由“评项目”向“评项目 评主体”转变,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等制度,着力推动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有效激发了各类主体创新活力。

今年,党中央出台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对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也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具体安排部署。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方面强化改革、力求突破。

一是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切实增强创新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统筹作用,建立科技部门与行业部门创新联动机制,聚焦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共同凝练科技需求、共同设计研发任务、共同组织项目实施”新机制,强化重大科技任务和资源配置统筹。深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改革,构建“产业出题、科技答题”科研组织新机制,健全完善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定向委托等制度,支持企业更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提高创新效率。

二是更加注重赋权减负,切实激发创新活力。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科技项目管理流程,优化预算评审,减少过程管理,构建“结果导向、充分赋权、诚信为本、尽职免责”的科研项目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进预算调剂权下放、结余资金留归使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举措,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确保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更多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持续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建立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科技成果分类评价制度,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构建更加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管理服务体系。

三是更加注重要素保障,切实提升创新效力。依据不同创新主体功能定位,整合资源加强创新力量培育,提升现有创新平台支撑能力,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实验室、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协同创新效能。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堵点,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各方有效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杨柳:

今天的答问环节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和记者朋友们。再见。

往期回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