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尊龙体育官网

访谈时间:2022-08-25 10:00:00

王和山: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赵永清: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政协副主席,宋丹阳: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王紫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西龙: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一级巡视员,袁敏道: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8月25日,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举办。
文字直播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王和山: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2022年9月6日至12日在宁夏银川举办。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一级巡视员张西龙,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袁敏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政协副主席赵永清,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王紫云,向大家介绍今年博览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赵永清先生作介绍。

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政协副主席赵永清: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美丽的季节,再次与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参加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此,我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部委、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按照总书记关于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们在连续举办九届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的基础上,以“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为主题,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并明确将葡萄酒博览会作为一个永久性、品牌性活动长期办下去,搭建世界了解中国葡萄酒的平台,畅通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的渠道,成为目前中国第一个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借助这个展会,宁夏葡萄酒驶上了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越来越快。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宁夏葡萄酒产业放在国际大背景、世界大格局下统筹谋划推进,积极加强与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国际侍酒师协会(asi)、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国际葡萄酒教育家协会(swe)、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等国际葡萄酒组织和法国、意大利等主要葡萄酒国家的交流合作,努力把产区的独特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出去”,更好地融入世界葡萄酒发展的大格局。201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入选中国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去年博览会期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给予宁夏“葡萄酒之都”的认可,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授予宁夏“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宁夏葡萄酒开启了加速融入世界葡萄酒市场的新征程。

二是开放合作共赢的圈子越来越广。我们坚持政府主打产区品牌、酒庄主打产品品牌战略,先后引进170个品种(品系),聘请25国冠军侍酒师作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推广大使”,引进23个国家的60名国际酿酒师来宁服务,带动产区60余家酒庄与国际知名产区、知名企业广泛交流合作,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保乐力加集团等国际顶级企业选择扎根宁夏发展葡萄酒产业,有效提升了宁夏酿酒葡萄栽培管理和葡萄酒酿造工艺水平,提升了宁夏葡萄酒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中粮集团、复星国际、上海植城等一批国内外企业纷纷来宁对接合作,宁夏葡萄酒产业形成了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品醇客、布鲁塞尔、柏林等国际葡萄酒顶级大赛中,先后有60多家贺兰山东麓酒庄酿造的葡萄酒,获得1100多个大奖,以超过中国奖牌总数一半以上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奖牌榜首位。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已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以品牌价值281.44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9位,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56%。宁夏葡萄酒好,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世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认为:“毋庸置疑,中国葡萄酒的未来在宁夏”。

四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实。经过30多年的深耕细作、厚积薄发,贺兰山东麓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产区。特别是我们以建设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加快构建更加完备的葡萄酒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拓展葡萄酒 教育、文旅、体育、康养、休闲、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将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多业态融合、高综合产值的复合产业。2021年,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2.5万亩、占全国的近1/3,酒庄228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综合效益明显提升。我们规划,到2025年,宁夏酿酒葡萄基地规模要达到10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未来几年,我们将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奋力前行。

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定于2022年9月6日—9月12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本次博览会继续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品牌与营销相结合,更加突出安全性、国际性、开放性、专业性、融合性、务实性,注重加强同国内外葡萄酒产销区的交流合作,全方位展示中国葡萄酒文化魅力、产业实力和发展活力。博览会设置了7项活动,包括开幕式、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论坛、第三届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贺兰山葡萄酒展销会、“贺兰山葡萄酒之夜”音乐会、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第二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颁奖盛典暨首届宁夏“马瑟兰”酿酒大师邀请赛启动仪式。目前,各项活动的筹备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嘉宾邀请、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成果落实等工作进展顺利。本届博览会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

一是充分体现国家级平台功能。在全面总结首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博览会以“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荟聚贺兰山·携手向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现宁夏葡萄酒的国际范、中国风、宁夏情。届时,既有国家领导人和国家相关部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也有国内外有关葡萄酒组织、协会、高校、企业、专家、经销商等各界人士参加会议;既有国内外政要嘉宾的把脉问诊、行业大咖的交流研讨,也有优质葡萄酒品牌的展览展示、知名企业的务实合作。

二是充分彰显国际化会议特点。博览会将聚焦中外葡萄酒文化交流合作,举办一系列国际性、专业性活动。开幕式分为致辞发言和合作成果展示两部分。国家领导人、国外政要或前政要、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将一 一致辞;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将发布2022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各板块活动将邀请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全球葡萄酒旅游组织(gwto)、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嘉宾作主题发言,并委托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酒类大奖赛组委会对标国际著名赛事标准,组织第二届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大赛,已征集到16个国家43个产区的797款葡萄酒,比首届博览会酒样征集数多出1/4。同时,还委托“ucw向上中国葡萄酒”组建专家评审团,组织首届宁夏“马瑟兰”酿酒大师邀请赛,旨在填补中国没有国际代表品种的空白。

三是充分展示融合性产业特质。本届博览会在聚焦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同时,扩展至教育、艺术、康养、体育、健身等等业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葡萄酒产业是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的复合产业、“六次产业”。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以“葡萄酒—中法文化交流的紫色使者”为主题,在银川设置主会场,在法国设置分会场,邀请中法相关部门领导、专家作主题演讲,并举行中法葡萄酒学院揭牌仪式暨葡萄酒线上培训教育系统启动仪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中法两国在葡萄酒文化、教育、旅游、艺术、人才培养领域的交流合作。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以“生态文明黄河岸·美酒飘香贺兰山”为主题,围绕全方位打造“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目标,举行酒庄休闲旅游推介活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论坛、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大会、“宁夏川——好地方”歌舞晚会、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星空旅游大会、葡萄酒生活艺术节、太极拳文化旅游节、红酒马拉松、西鸽诗会等活动,并组织酒庄配套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对接洽谈活动,切实提升“世界葡萄酒之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贺兰山葡萄酒之夜”音乐会由宁夏和上海音乐学院共同打造的品牌,今年计划举办5场,并配套举办首届“贺兰红”艺术博览周系列文化演出活动,将音乐与葡萄酒高度融合,为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增加文化内涵。

四是充分践行实效性办会宗旨。更加注重博览会的实效性,加大与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沟通对接,力争在博览会期间达成更多合作意向、形成更有效成果。贺兰山葡萄酒展销会以“品美食·赏美酒·迎中秋”消费体验季为主题,采取“线上 线下”展销模式,线下设置国内外产区葡萄酒、葡萄酒衍生品、酿酒辅料及酒类包装展销区,云直播展销和体验区及产区葡萄酒艺术文创展示区。线上与京东零售合作,启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京东电商节,制定统一的促销政策,推动宁夏葡萄酒由“种得好”“酿得好”,走向“销得好”。同时,相关市、县(区)也将同步举办美酒美食节,推动大众消费、繁荣当地经济。

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今年的9月,将有一大批国内外政界要客、商界精英、知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也将有一大批国际知名采购商、参展商、投资商汇集宁夏银川共商合作,这里将成为传承文化的桥梁,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舞台。我代表主办方和东道主,诚挚地邀请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和各界朋友,在塞上江南最好的季节,到美丽的宁夏做客考察,共享发展机遇、共商发展大计、共图发展大业。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宁夏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谢谢大家!

王和山:

谢谢赵永清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于去年7月在银川挂牌,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国产葡萄酒产业的高度重视,请问综试区挂牌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

感谢您的提问。为充分挖掘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黄金带”优势,努力打造引领宁夏乃至中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对外开放、融合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为我国西部地区特色产业深度开放、“一品一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样板,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自2021年7月挂牌以来,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建立了部省联合工作机制,设立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专家委员会。自治区成立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包抓推进,新华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选派干部专家支持的齐抓共建、专班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科学规划布局。启动编制《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实现千亿综合产值建设方案》,谋划综试区建设路径和重点工程。细化编制葡萄酒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和滩地生态修复治理总体方案。启动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搭建科技研发、人才智库、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高端平台。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综试区挂牌以来,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在项目支持、税费优惠、基地认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如农业农村部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认定以葡萄酒产业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税务总局将橡木桶进口税率由12%降至5%,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国家葡萄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等。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政策,形成了统筹支持综试区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综试区产业发展、品牌打造、对外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发展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以综试区为重要平台,引领带动宁夏及全国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做大做强,让中国葡萄酒有世界位置、世界葡萄酒有中国声音。

宁夏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视察宁夏葡萄酒产业时提出“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请问宁夏在推动“葡萄酒 生态”结合方面有哪些路径?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王紫云:

感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特色产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是西部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生态优先”作为五大战略之一,把葡萄酒产业列为“六特”产业之首,全力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

一是做好“葡萄酒 生态”结合的文章。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将35万亩山荒地变成了绿洲,大幅提高了产区森林覆盖率。葡萄园“深沟浅种”减少了水土流失,冬季的柳条挂枝,抵挡了风沙。“园成方、林成网”成为贺兰山东麓的生态屏障。进一步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要把突出生态修复功能作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第一要素,严格遵循“先建防风林、再配水电路、后建葡萄园”的生态建设原则,制定葡萄酒 生态建设专项规划,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二是打造黄河生态涵养示范区。以世界眼光、系统观念、专业思维,高起点布局、高标准设计、高端化运营,建设世界最大下沉式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把废弃砂石坑变成紫色聚宝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项目,作为“世界葡萄酒之都”的展示窗口。

三是创建绿色葡萄园及生态酒庄。充分利用贺兰山东麓荒地资源,打造有机葡萄园,为酿造高品质葡萄酒提供稳定的原料。研发和推广埋出土、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方面的机械和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力强度,降低种植成本。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酿造过程以自然重力法酿造为主,推动生态酒庄建设。四是开展碳汇交易。研究表明,葡萄园具有重要固碳功能,葡萄园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为每公顷每年6.2吨,相当于碳储量每公顷每年9.1吨,我们将联合有关科研院校及专家团队,深入开展葡萄园固碳机理、储碳能力、碳汇潜力、碳汇价值及成果应用研究,设计葡萄园碳汇产品交易,通过碳汇交易提升产区生态价值。

光明日报记者:

近年来,葡萄酒旅游成为一种新业态、新时尚。请问如何借助“博览会这一金字招牌,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为代表的‘葡萄酒 旅游’赋能?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一级巡视员张西龙: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葡萄酒旅游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国际国内旅游消费潜力巨大。目前,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规模仅有百亿人民币左右,但是每年维持在以两位数增长的水准。尤其是宁夏,因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葡萄酒旅游的兴盛,贺兰山东麓产区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该地区获得2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达到10多家,酒庄每年接待的游客突破了120万人次。通过“博览会”的形式,搭建了宁夏通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加速了宁夏葡萄酒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带动了葡萄酒业的飞速发展,获得了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的认可,提升了葡萄酒旅游的国际目的地形象,提高了当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国际博览会”是金字招牌,“葡萄酒 旅游”是靓丽名片,要通过金字招牌擦亮靓丽名片,并为名片赋能。

第一,应该提升葡萄酒旅游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国际博览会”这个中国葡萄酒旅游对话世界的桥梁和窗口作用,通过举办文化和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植入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的产业旅游元素,推动中国葡萄酒旅游“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吸引国内外游客“走进来”,实现经济化、效益化。

第二,促进葡萄酒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以文旅扩容葡萄酒产业,彰显葡萄酒产业在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产业研学等附加价值高的优势,推动“葡萄酒 旅游”融合发展。

第三,激发葡萄酒旅游发展的活力。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在主要客源国家的市场推介与营销,培育新的市场消费热点,激发葡萄酒文化和市场活力,释放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宁夏在这方面要围绕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与建设,聚焦贺兰山东麓高品质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葡萄酒产业融合优势,向世界展示“世界葡萄酒之都”和“星星的故乡”的发展活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频道记者: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国家在推动产业开放发展中,向全球推销他们的文化和教育。请问中国葡萄酒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您认为宁夏通过抓文化和教育扩大“朋友圈”方面有哪些优势和潜力?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袁敏道:

葡萄酒蕴藏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已成为世界著名产区的文化符号。在历史上,中国古人也留下了很多有关葡萄酒的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从中也能感受到中国深厚的葡萄酒文化积淀。因此推动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需要在借鉴国际葡萄酒文化教育发展经验的同时,注重立足中国葡萄酒文化,逐步构筑中国葡萄酒的“文化体系”。在国际交往中,或者说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说烦恼:由于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往往很多在中国很好的东西,或者说很有文化底蕴的东西,在对外推广的时候,往往不能完美的呈现,或者说难以让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人接受。但是葡萄酒作为一种媒介,我认为它超越了这种障碍。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润色,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一品尝就能获得认可。葡萄酒作为一种通用名片,在促进中外交往中发挥着特殊且重要的作用。当今葡萄酒不仅深受各国人士的喜爱,更是一种文化与时尚的生活方式。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土优势,物产丰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孕育了贺兰山文化、边塞文化、大漠黄河生态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宁夏可以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掘并弘扬中国葡萄酒特色、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让葡萄酒贴上鲜明的宁夏特色、中国品牌、世界价值,增加中国葡萄酒的特有文化内涵,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葡萄酒不仅是各国人民喜爱的佳酿,更是一种文化和时尚生活方式,利用好葡萄酒这张“紫色名片”开展国际交流,可以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让中国葡萄酒文化再现辉煌,实现“中国葡萄酒,当今世界殊”的目标,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农业品牌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葡萄酒更是如此。请问下一步如何增强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宋丹阳:

葡萄酒产业前端连着广大酿酒葡萄种植户,后端连着亿万消费者,是促进宁夏等葡萄主产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路径。培育打造中国葡萄酒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带动葡萄酒产业全链条发展,促进生产上水平、营销有创新、效益能提升。

一是夯实品牌发展根基。健全我国葡萄酒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推进不同标准间衔接配套,形成完整体系。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创品牌、管品牌的联动机制,用标准的“卡尺”确保品牌的“含金量”,以严格标准促知名品牌,以知名品牌带高质量产业。

二是完善品牌培育机制。积极构建葡萄酒品牌促进机制,抓好顶层设计,做好政策激励和公共服务,建立标准规范,提升服务能力,为品牌打造提供良好环境。推动完善品牌协同机制,统筹协调人才、技术、渠道等优势资源,为品牌运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不断强化品牌保护机制,加强品牌法律保护,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严厉打击冒牌套牌等违法行为。

三是促进品牌葡萄酒消费。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做优品质,做足特色,做强链条,充分挖掘我国葡萄酒品牌内涵,讲好品牌故事,锻造“金字招牌”。紧跟消费趋势,遵循消费者购买习惯、个性追求和文化审美,积极开发葡萄酒新产品新卖点。创新营销推介,加快开拓新渠道,用好展会节庆、网络购物节等平台,发展消费新业态,拓宽营销渠道,塑造良好形象。

四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传承、保护、利用好中国特色葡萄酒文化,塑强一批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葡萄酒企业品牌,推出一批葡萄酒产品品牌。持续跟踪国际葡萄酒市场动向,及时掌握我国葡萄酒出口目的地有关政策和行业动态,促进我国葡萄酒品牌“出海远航”。加强与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国际研究机构、国际商业行业协会等交流,加大推广展示我国葡萄酒品牌力度,提升我国葡萄酒的世界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一批世界知名葡萄酒品牌。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广泛支持和同心协力。希望全国葡萄酒品牌主体勇于创新,加快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希望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发挥优势,形成中国葡萄酒品牌发展合力,推动更多优秀的中国葡萄酒品牌行销全国、走向世界。

中阿卫视记者:

葡萄酒作为世界语言,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媒介。请问在推动中国葡萄酒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哪些构想?对宁夏葡萄酒进一步提升对外交流广度和深度方面有哪些好的建议?

袁敏道:

感谢你的提问。葡萄酒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形象的重要媒介,也是拓展全领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渠道。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指出,要发展葡萄酒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强调要抓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培育开放型经济主体,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全国对外友协参与主办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旨在与宁夏一起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友协在民间外交中的引领作用和在中外地方政府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搭建国际国内葡萄酒展示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葡萄酒走向世界,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民相亲、心相通”。有两点思考:

一是搭建葡萄酒交流平台,打造活动品牌。本会作为主办方之一,将全力支持宁夏办好“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努力将宁夏酒博会打造成中外友人共饮佳酿,共叙友情的交流盛会,使葡萄酒文化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新纽带,国际文化交流的新载体。本会林松添会长将出席9月博览会,并率领来自亚非欧拉美国家的驻华使节(12位)、跨国公司高管(15位)、外国媒体记者(2位)和青年代表(11位)参会,以扩大酒博会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让外国友人能亲身了解和感受宁夏葡萄酒的魅力,助力宁夏打造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和闻名遐迩的“葡萄酒之都”。

二是加快宁夏对外开放,促进中外互利合作与友好互信。此次随同林会长赴宁夏的跨国企业高管和外国媒体将实地考察宁夏葡萄酒等相关产业,亲身感受、亲眼见证宁夏在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这将为宁夏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对接提供良机,为宁夏带来更多商机,进一步提升宁夏葡萄酒在海外的知名度,对外讲好葡萄酒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生动故事,擦亮宁夏葡萄酒这张紫色名片,助力宁夏利用好国家级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金字招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快建立互动合作交流机制,实现中外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相信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宁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假以时日,宁夏葡萄酒定能“当惊世界殊”。谢谢!

人民网记者: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影响下,对全球旅游带来一定影响和冲击。请问未来中国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有哪些?对贺兰山东麓发挥“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作用有什么建议?

张西龙:

谢谢您的提问。在世界疫情对全球旅游业带来重大影响和冲击的背景下,考虑葡萄酒文化和旅游的发展,首先应该认识到文化交流和旅游体验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不可或缺,葡萄酒文化和旅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未曾改变。从消费趋势的走向来看,未来中国葡萄酒文化和旅游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紧抓窗口期促进文旅融合。利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宝贵的窗口期,深入挖掘唯我独有、唯宁夏独有的中国葡萄酒产业文化和产业经济,推动非遗等文化元素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中国葡萄酒产业旅游品质和市场的吸引力。

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适应市场与消费变化。积极推动开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非传统旅游业务,以“新产品、新科技、新模式、新体验”推动葡萄酒“互联网 旅游”的深度转型,为葡萄酒旅游开辟新的市场、注入新的能量。

三是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进一步激发酒庄的积极性,走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之路,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旅游活动、拓展市场规模。

贺兰山东麓作为“世界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建议结合宁夏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对标国内外市场,在全国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重构发展思路。整合提升贺兰山东麓文化和旅游产业品质资源,厚植葡萄酒旅游经济基础和文化内涵。二是推动市场的融合发展。推动葡萄酒旅游串联酒庄、景点、民宿等旅游主体间的基础设施,加快酒庄旅游产品的创新,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文创、非遗等产业的交融互鉴。同时打造旅游品牌。创新宣传路演和推介模式,打好全媒体的宣传组合拳,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品牌,在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之路上提升旅游的外向度和世界影响力。

经济日报记者:

围绕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宁夏产区在引领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方面有哪些考虑?

王紫云: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关于“综试区”建设,各位领导基本情况已经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提出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国务院又批准在宁夏设立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这就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就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对宁夏寄予厚望,也给了宁夏光荣的使命,自治区党委政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现在要发挥丝绸之路经济节点的优势,利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黄金带的自然条件,与国家有关部委一道,通过一年来的努力研究出台了具体的规划和一整套的政策,总之是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要引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崛起,目前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和推进。

首先是产业体系。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际国内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政策环境日渐成熟。宁夏将进一步加强品种区域化的研究,不断优化品种的布局,全力打造全国优质酿酒葡萄种植繁育基地,把葡萄“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标准化、机械化、智慧化为目标,推行酒庄基地一体化的建设和经营,大力建设绿色有机高标准葡萄园,打造畅销国际国内中高端酒庄酒生产基地。坚持政府主打产区品牌、企业主打产品品牌“双提升”战略,努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中国优势品牌,打造辐射全球的葡萄酒品牌集群基地。

第二个方面是文化体系的推进。中国葡萄酒源远流长。宁夏贺兰山东麓是我国最早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之一,葡萄酒历史悠久。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葡萄生产国,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第十大葡萄酒生产国。贺兰山东麓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产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产区、制度标准和政策体系相对完善的产区、产业效益全面发展的产区,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豪迈自信,要激发广大从业者、消费者增强产业自信、文化自信和品牌自信,挖掘、弘扬贺兰山东麓乃至中国葡萄酒文化的潜力和优势,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味、中国品质。推出葡萄酒主题节日、葡萄酒音乐会、葡萄酒影视剧、葡萄酒马拉松赛,集葡萄酒诗词歌赋等系列文化产品,传播葡萄酒文化。还要组织书法、美术、摄影、文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及爱好者,举办“全国书画摄影短视频制作等大赛走进贺兰山东麓产区”活动。

第三个方面是推进重点话语体系的建设。葡萄兴起于风土,贺兰山东麓的风土独特,根基于品质,贺兰山东麓的品质是世界公认、全国一流,所以兴盛于文化,所以必须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交汇发展,决胜于话语权。要构建中国葡萄酒的质量评价和品质表达体系,加快完善文化、品牌、品鉴等方面的教育和产品的标准,教育方面的政策标准、知识标准,还有产品方面的质量标准和计量标准,要用新的标准体系来诠释“宁夏风土、中国特色、世界品质”,助力生产者有的放矢、经销者精准对接、消费者明白消费。研究消费者消费的行为和偏好,潜移默化进行“滴灌式”培育。面向全国推广《中国葡萄酒侍酒与服务》国际标准推广的认证课程,讲述中国葡萄酒知识、品鉴、餐饮文化、习俗及礼仪,增强消费者对中国葡萄酒的风土、文化、品质、品牌的认同感。进一步完善列级酒庄评选和管理制度,提升列级酒庄的“含金量”和公信力。

王和山:

问答环节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出席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往期回顾
网站地图